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服装饰件正文

订单不足 为保利润“绕开”制造企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3 浏览次数:66
  不久前,华闽进出口有限公司旗下设立了一个自己的加工厂———华景鞋业。据悉,华景鞋业不到4个月,已经开启3条流水线,员工也从开业时的300多名增至近千名。据悉,自己兴建加工厂的进出口商并非只有华闽公司,事实上,优拓进出口公司、加怡进出口公司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加工厂。
  
  今年订单普遍不足已是共识,而由此造成的一些现象也颇值得关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订单不足,市场难做,越来越多的进出口公司为了保有自己的利润开始自建加工厂;而许多外贸工厂也不再只依赖外贸公司的订单,开始增设外贸部自寻出路。这种现象是否将成为一种常态?还是只是市场下滑时的过渡?
  
  进出口商
  
  自建工厂提升货期管控
  
  对此,刚刚自建加工厂的华闽公司市场副总监王亮亮告诉记者,自己公司自建加工厂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由于华闽在国际市场上是个老牌子了,拥有自己的固定订单来源以及一定的市场,自己建加工厂不但可以增加大客户对华闽的信任,而且更能体现自己的实力。
  
  “华闽进出口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就成立了,无论是品牌还是客户资源,甚至是资金都十分雄厚,自己建加工厂本无可厚非。自己有了加工厂,不但能够将高利润的订单留在自己手里,而且,还能更好地管控交货期以及产品品质。”王亮亮向记者表示,何况,进出口公司无论是在研发技术还是外贸人才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因而进出口商在达到一定实力的时候自建加工厂似乎是一种自然的趋势。
  
  何况,今年订单普遍不足,越来越多的国际采购商倾向于直接向制造商采购,以取得价格优势。而国内厂家开发国外客户意识增强,很多工厂在同外贸公司合作的同时,逐渐开始自行开发。再加上国家政策上的调整,外贸出口权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工厂出口在国内自然也逐渐成气候。“如果进出口商自己没有工厂,价格上就没有优势,和国内其他供应商的竞争力弱。”王亮亮如是表示。
  
  但是,客户的需求往往是多样化个性化的,一般单个工厂往往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进出口公司势单力薄的加工厂,是否会影响到日后的接单?对此,王亮亮解释称,正是因为华闽的主体还是进出口商,所以,全中国的工厂都是我们的工厂。“我们的优势就在于能最大程度地整合国内工厂的优势,来实现客户的需要。”王亮亮表示,何况近期以来,订单紧缺,华闽还是会选择大部分与加工厂合作的。在王亮亮看来,蛋糕只会越做越大,并不会有所谓的竞争。
  
  外贸加工厂
  
  进出口商良好愿望难实现
  
  对于进出口公司自建加工厂,J外贸鞋企副总经理林先生则认为,这是外贸公司的良好愿望,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家进出口商自建的加工厂经营得好的。甚至发生进出口公司旗下的加工厂无单可做的尴尬情况。据透露,这是由于,进出口商旗下的加工厂通常由于经验不足,许多稍微复杂一些的订单无法自己生产,最后还是外发,才导致自己的公司接的订单还是得放给别的工厂生产的尴尬现象。
  
  对此,鸿绮轻工副总梅凯龙也表示:“通常,进出口公司自建加工厂,就是希望一些客户下的高难度的单在没有工厂愿意接时,为了稳住该客户,自己有工厂的话还可以自己生产;此外,进出口商认为,如果有自己的加工厂,那么,在产品质量的管控和交货期上也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是,在梅凯龙看来,这只是进出口商一种良好的愿望。
  
  那么,到底进出口商自建加工厂对外贸加工厂是否有影响?对此梅凯龙告诉记者,影响是有的,但是不会太大。“这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进出口商自己有了加工厂,那么,在放订单的时候,他们就更有议价能力了。这时,进口商会表现出一种态度,那就是这个价格你不做,我自己也可以做;另外一方面就是,进出口商在自己接单自己加工时,会产生一种错觉,比如原来一双鞋子单单进出口公司就能赚3元,现在,放在自己的加工厂,进出口公司只赚2元,工厂赚1块钱,他们也会认为是赚钱的;但这种偷换概念的思维,对于外贸加工厂来说,就更有压力了,他们可以一分钱都不赚,可是外贸加工厂是靠加工费生存的。”
  
  梅凯龙告诉记者,虽然很多外贸加工厂也有自己的外贸部,大部分工厂也都有直接出口的倾向,并且拥有自己的外贸业务员,但是他们还是有自己的劣势,比如经验不足,研发能力以及外贸人才紧缺等。因而,目前,大部分加工厂的外贸部也只是用来对接国内的进出口商,只有少数鞋企有办法自己对接国外的客商,如爱乐等。“如果加工厂能够自己对接客商,在价格上自然有自己的优势,但是,目前,在晋江能做到的鞋企还是非常之少的。”梅凯龙如是说。
  
  东南亚订单回流
  
  或成解锁关键
  
  进出口商自建鞋厂的方式会成为今后的一种长久存在,或者只是短期救火行为?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上述林先生认为,这可能只是一时现象,术业有专攻,中间商与加工厂二者要实现一条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只是如今鞋业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导致的一些个案罢了。待到市场恢复,可能就会回到最初的模式了。
  
  对于林先生的这种观点,王亮亮并不认可。王亮亮则向记者表示,华闽与其他进出口商不一样,华闽是个大集团,有数十年的历史,并非因为当下市场而作的决定。何况,王亮亮还向记者告知自己公司了解到的一些十分利好的消息,那就是,原来流向东南亚等国的订单可能很快会“回流”。
  
  “很多数据以及协会的信息都在显示,东南亚那些国家虽然价格比中国低,但是,由于其不管是在质量上,还是在交货期上,是远远无法与中国相比的,所以,逐渐有些订单正在往回流。”王亮亮表示,东南亚国家的工人与中国工人不一样,他们是赚足够当下花的钱就够了,不愿意加班加点做生产,也不会很用心去工作,心态与我国完全不同,因而,现在有很多客商在此吃了闷亏。所以,虽然我国人工成本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造成的成本上涨让我们流失了一些订单,但是,我国制造业还是具备自己不可动摇的核心竞争力的,只要大家能够熬过这段时间。(文/胡爱荔)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